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企青年U35 | 赵培烜-见新

社企青年 社企青年
2024-08-23

 新的觉醒年代,做社企青年!


【前言】今年一月,2021年度社企青年U35榜单正式发布,评选出了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社会企业家。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企业家的榜样。近期我们对每位入选者进行了线上访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



本期访谈嘉宾

赵培烜

Zoe


  • RE-LOOK见新社会创新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 深圳市南山区睿乐青年成长服务中心理事长

  • V SHINE社创星球CEO

  •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内地事务委员会副会长

  • 2022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社区联合主席



机构简介   


RE-LOOK,中文名“见新”,是立足大湾区以体验的方式协助个体成长的创新组织。以“创新赋能青年,为社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为使命,RE-LOOK通过多元链接,创造有意义的社会创新体验和教育内容,推动青年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关系、提升社会参与,项目落地香港、深圳、广州、佛山多地。截至2021年12月,RE-LOOK已举办近259场线上、线下体验活动,活动参与人次已达21500+,发展出覆盖广深港青年合作网络,触达数十万湾区青年。


2022年3月26日,社企青年U35记者团有幸邀请到RE-LOOK见新社会创新工作室联合创始人Zoe为我们分享她的社企之路。


Zoe老师,可以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自己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与专业背景相关,社会工作专业。从本科学习开始到现在,我都持续在这个领域学习,现在做的事情也是与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息息相关。


第二个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过往的学习经历,目前服务的群体和范围上也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青年的发展是紧密关联的,RE-LOOK也是湾区青年之间的桥梁。


第三个关键词。赋能青年创新参与。除了RELOOK的项目开展,课程品牌VSHINE也在致力打通社创青年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发展机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工作之外的志愿服务参与和咨询协助中,我也持续聚焦在青年成长与发展的助力。

请问Zoe老师创业之前的经历是怎样的?

本科在南京理工大学学习社会工作,毕业之后去了香港。在香港有两段硕士学习的经历,分别是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工作,也是香港的持牌社工。硕士毕业之后,我就在香港理工大学负责青年正面成长项目的研究评估和一系列的培训的工作。在第二段硕士学习期间,有幸作为首个内地生参与到学校的社企孵化计划中,在同行伙伴的鼓励和跨领域导师的协助下,在香港社会创新氛围的熏陶下,让我有机会就开始有更多的设想,在机缘巧合下就开启了现在的社企运作。

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社会职务、第二职业,与现在业务有无关联?

除了RELOOK,我也在做一个叫V SHINE社创星球课程品牌,主要是我们在发展RELOOK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不同领域的知识有系统性学习的需求,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走向也是比较迷茫的一个状态。作为初创项目在去年参与了创青春的社企专项赛,也获得了一些评委和导师的认可。


除此之外,我也在香港优专才协会协助内地事务的沟通。从18年开始,在ABC美好社会咨询社深圳分社、公益研究院和香港项目中以不同身份志愿参与其中,另外,今年也有作为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社区主席,跟香港社企圈的各位前辈共同规划今年的民间社企高峰会,以及相应的一系列的社区拓展性服务。


请问Zoe老师为什么会走向社会企业的道路呢?您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社会企业的存在的?您又是如何定义社会企业的?

我知道社企是在来到香港之后,研究生学的专业是社会服务管理,专业相应的课程会涉及到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的部分,都会提到这一种模式。香港有很多不同领域的社企和我们的生活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这个氛围下,从认识社企到深度体验并感受他们的服务和产品,整个过程很快。


关于社企的定义,包括香港,现在并没有非常统一明确的定义。我个人认为,首先社会企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目标的,同时在运作模式上,采取的是市场化的运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社企不分红,不以获取利益为目标,旨在通过运营去解决问题。此外,社会企业有公众倡导的作用,需要去清晰地表达和告诉公众组织的使命与愿景,产品、成果甚至影响力。


(图片来源:希望工程 创始人徐永光 重新认识公益和商业)


当然,我们一直在区别社企和其他的组织和企业的时候,有一个社会企业的光谱,其中会比较清晰地界定,社会企业应该是处于这个商业和社会的平衡点,处于一个中间位置。不同于传统的营利组织,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为导向,也不同于传统非营利组织,它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中间去找一个平衡点。但我觉得,社会企业的形态本身的机制原理,是应该应用到每一个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中,因为在思考这个未来的方向和去更好的提供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实现商业模式的时候,就必须去更多地思考这个在社会的可持续性和品牌本身传递的价值。

请问老师您怎么看待社会企业的分红限定、资产锁定要求?

这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式。如果本身选择的是这个方向,或者初心就是从解决问题出发,本身的考虑就是社会价值。当然也要基础地考虑怎么满足自己的发展性需求和伙伴的财务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就算没有分红限制,但是组织或创始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资金和资源投入可持续和发展上,更好的支撑发展与可持续运转。如果组织本身对社企有强烈的认同感,分红限定或者是资产锁定的要求也是一种筛选机制。首先这会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和追求的,其次这也会帮你筛选你的伙伴以及同行的伙伴。最后,从组织层面,团队、核心竞争力与机制,是基于想做的事情,理念的认同,汇聚到了这里,这是协助社企在强化组织的竞争力。

请问Zoe老师您创立社会企业的初心是怎样的?

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走社会企业这条路。其实做任何创业都是一样的,首先要找到一个需求点切入,这个需求点应该是以问题导向的、结合社会性的需要和现实的问题。而我的起点就是致力于解决某种社会问题,也就相应形成了后来的形态和模式是社企的方式,这是很顺理成章的,我们的创业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框架。


请问您在创办社企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困难的时刻?您当时是怎么面对的呢?或者有没有让您影响深刻的故事呢?

最开始创立这个社企也是因为我自身以及伙伴的成长经历。我们都是从内地去香港,有的伙伴在香港读书之后又回到了深圳、广州等地发展。从经历出发,我们会更深刻的理解到,一个青年人选择留在哪个城市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在香港,每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涌入,但流失率是非常高的。青年渴望融入,希望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但确实会面临不同方向的挑战。


如果说特别困难的时刻,因为我们以线下的项目开展居多,疫情也确实让我们受到了影响,很多项目的落地是比较困难的,存在资金压力。但这些都是比较好去解决的。更那特别的困难是自身和团队的瓶颈,从校园团队逐步的发展到正式的组织,从一个野生的、自由奔放的状态,到一个正规的、框架化、系统化的去管理,让这个机构可以正常的运转,并且有一个很有力的机制支撑的状态,管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调整比较困难。


处理方式上,总结一下就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去寻求协助,包括专业导师的支持辅导、伙伴的协作。我们团队的的韧性很强,一些常规的这种困难或者失败,对我们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只要这件事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会想方设法去解决,目前没有困难到这件事没有办法解决的状态。

请问您的社会企业有哪些产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有哪些特别之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们最核心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更多地聚焦在粤港澳青年他们的社会参与合适,尤其是社会创新的参与上。从服务的群体上来讲,更多关注来到粤港澳这类新地方不足5年的、本身在这种漂泊状态的一群青年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的推动,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在湾区范围内的流动,但他们受限于历史因素和现有的服务内容,他们在参与社区治理、社会议题、更好地去了解和认知在地的文化和发现参与其中的渠道,是比较困难的。


围绕着这件事,我们的产品和业务主要围绕着怎样推动青年更好地社会参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参与方式的全流程的、系统的服务。我们基于怎样成长转化来释放青年更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已经形成较清晰路径梳理和探索。围绕着这个路径,我们结合着不同方向的需求和资源的情况,会有把落地到社区的项目,以及落到不同社会议题的项目,以不同的形式展现。比如系统的逐层递进的,从活动到培训到工作坊再到推动青年支持,做实践和行动的部分会以整体的项目包装的方式呈现下来。也有聚焦核心议题的,比如我们会做项目大赛,做创新的提案,做创新产品的开发,这是聚焦议题板板块的。


从核心竞争力上而言,第一,我们本身的组织层面,对青年,包括粤港澳青年,尤其是有非常强烈融入需求的青年有清晰的需求洞察,持续的、有视角的观察。同时,机构有极强的开放性,通过项目组的运作方式,参与者不断地转化成我们的核心的项目成员,不断的有开放创新的入口。第二,技术层面上的,在服务模式中我们会更多地融合社会创新的视角、社工的专业的理念和方法,也会借鉴香港的工作手法,注重研究和实践并重。我们在做的事情基本上会摸索出一套模式。第三个是品牌层面的,因为立足于青年尤其是粤港澳青年的人群,我们也在不断地、持续地构建和清晰我们的品牌定位和品牌的形象。

请问老师您现在机构运作的机构和方式是怎样的?

我们的项目组织框架是核心管理+项目平行运作,核心管理有我们全职伙伴和一些不同方向的、有专业能力的共创伙伴参与作为顾问,比如品牌顾问,传播顾问和产品开发顾问。关于项目的平行运作,我们每个项目会有项目组,除了我们的全职伙伴,会有较多的实习生和兼职伙伴在不同的版块根据自身的能力特质参与其中,稳定参与的伙伴有30+人左右。

请问Zoe老师您在招募全职人员或者兼职人员的时候,最看重是什么样的素质?

第一,对RELOOK有基本认知和理解,并且愿意花时间了解机构到底在做什么,方向是不是他所感兴趣的。第二,是个人的可迁移的能力以及性格特质,他是否愿意迎难而上,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是要经常和失败打交道的。第三,因为我们项目是平行运作的,所以我们会期待他有项目经理的综合的能力素质,最好是有系统性的思考,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第四点是附加,我们现在的伙伴会有在香港学习的经历或者背景,我们也期待他最好是可以有在香港的学习的经历或者相关的背景。

请问你们未来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呢?

我们核心目标是希望通过我们在做的这件事去辐射和影响青年人,尤其是湾区范围内更多的青年,并且不断地去做拓展。目前我们的项目是以B端合作为主,包括政府机构和基金会,主要也是销售我们的服务和产品,更多的是服务的模式。未来还是会聚焦在打磨我们的系统性的服务,包括我们的服务的架构和其中嵌入的一些产品,是希望在三年内拓展到湾区范围内的更多区域和城市。


联系方式:zoe_zpx@163.com记者:谢珍宝 丁慧(江南大学)整理:谢珍宝 丁慧编辑:于清清(南昌航空大学)审核:姚克俭 许忧(黑河学院)


与社企青年同行,共推中国社企发展!








社企本源 | 推动者 | 社企展望 | 创青春

联合发起人 | U35榜单 | 志愿者招募

 姚克俭 | 黄琦宇 | 谢珍宝 | 吕学文 杜娄莹 | 白煜琦 | 于擎天 | 蒋清全陈豪 | 夏晔 | 陈龑 | 丁旸嘉 | 郑丹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企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